在翻看兩位姑婆(黃玉慶、藍雲碧)的相本時,看到同一張合照,這張照片裡除了我的姑婆黃玉慶(撐傘者)之外,有幾位經常在合照中出現的女性,另外還有兩位原住民。
因為左二那位女士的輪廓比較深,加上他跟左三的女士牽著手,我猜想或許左二與左三兩位女士有親屬關係?
查了原住民服飾後,推測左三的女士應該是排灣族的,加上一旁的石板屋,排灣族的推測應該八九不離十了。
而後,在雲碧姑婆的相本中,又看到一張同樣背景的合照。這張照片中的人我們都不認識,但影中人的輪廓都很深,感覺應該是一張家族合照。由於雲碧姑婆是里港藍家的女兒,而藍家的藍高全除了一妻四妾外還有一位側室為排灣族公主,或許照片中的人正是排灣族公主的後人?
意外的是,在我查詢鄭有忠的資料時,赫然看到林好有一張照片也在同一個地點拍攝,相片中也出現了第一張照片中左三那位原住民女士。這時候我開始懷疑這是一個觀光景點,而照片中的原住民則是景點的「活動布景」了。
(照片引用自:從林氏好遺世文物中探討她與鄭有忠管弦樂團的事業合作)
我把這個發現跟高史博的研究員分享,得到的回應是:「可能是日治時期屏東公園的番屋」。而我根據這個線索上網查閱,發現所謂的[番屋],是日治時期屏東公園北側的的「原住民招待所」,有石板屋、高架穀倉,番屋除了作為原住民下山時的臨時住所外,也蒐集原住民部落的文物,提供遊客參觀欣賞。這不就是現在的打卡景點嘛!
(照片引用自屏東數位典藏:屏東公園北側的原住民招待所)
最酷的是,維基百科關於屏東公園介紹的照片中,也能看到那位原住民女士的身影!
至此我暫時推翻了第一張照片中左二、左三兩位女士可能有親屬關係的推論,看來,姑婆的照片就是一張閨蜜的出遊照,至於有沒有親屬關係,需要更多的證據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